搜尋此網誌

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

書籍介紹: 勇敢做唯一的自己(中)

勇敢做唯一的自己(中)


第二部 用創新裝備職涯


第二部是寫給在工作的上班族,而第一部則是作者寫給正在求學的讀者,有興趣的請點此連結

第七課:誰要乖寶寶員工?團隊比個人更重要


  作者在美國工作,因為英文不流利所以害怕與人溝通,然而在職場中注重的是團隊合作,多方資訊交流,才能避免閉門造車的情況發生 。其中作者還提到《哈佛商業評論》裡的一篇文章對於創新者與一般乖寶寶的五種差異:

  1. 質疑:任何的創新都來自於對現狀的不滿足,進而去質疑事務是否有地方能夠改善,最後去創新。
  2. 觀察:從尋常的現象中仔細觀察細節。智慧型手機體積小導致電容量不夠,因此有了行動電源的誕生。
  3. 實驗:產品的可行性需要靠實驗來判斷其是否成功,在上市之前先從小型市場試水溫,避免過度浪費生產成本。
  4. 建立人脈: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換意見或是交談,進而產生知識上的火花,擴大自己的視野。
  5. 聯想:最重要的是能夠承接1、2以及4的觀點將看似毫不相關、不同領域的構想聯結起來。





第八課:走出舒適圈吧!主動出擊突破職場危機


  離開舒適圈雖固然辛苦,但努力撐下去將會結出成長的果實。作者一邊攻讀EMBA一邊面臨新部門工作上的挑戰,讓他堅持下來的關鍵為「專注當下,把握每一分每一秒,把抱怨的時間省下來,相信自己涓滴努力,絕對可以表現得比昨日的自己更好。

接著,作者提到在念EMBA時,學到了產品生命週期理論(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)如下圖所示:
在成熟期時,通常為企業最舒適的巔峰,就是最安逸的期間,若沒有投入新產品或是開發新市場,通常結果都是進入衰退期。例如手機廠Nokia以及傳統底片廠Kodak都是很典型的例子。然而,這個理論不僅僅可以用在企業上,也可以套用在個人身上。當得到想要的東西時若沒有繼續往下一個目標前進,就是步入下坡了,因此當你越強大越是需要努力在學習

第九課:在薪水與理想之間:人生重大抉擇的決策思維

作者原本待在美國一個蒸蒸日上的產業,拿著不凡的薪水,卻毅然決然地回到台灣教書,其中的轉折在這一課有非常詳細的描述,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親自閱讀這一課。這段過程對於作者的領悟為「在每一個過程把每件事情做好,無形中就提升了未來的機會,這次機會又會帶動下一次機會,人生,從這個角度來看,就充滿無限可能了。

第十課:在挫折面前,永遠要做一個虛心的學生

承接上一章,作者在台大教書教了十年後,為了因應學生的需求變化,再度前往美國進修。就如同第八課所說的當人生進入了成熟期,若沒有持續尋找下一個目標,將會開始走下坡。在這次的挑戰作者領悟到「人不應該害怕犯錯,跌倒。因為突如其來的挫折,可以讓我們知道為什麼而跌跤。」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有可能犯錯,若能在錯誤中學習,一定能成就更好的人生。

第十一課:創新不是目標,而是一生成長的關鍵字

學生畢業後,該怎麼持續學習?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題。「在人生的路上,我們常會看見自己的不足,只要有機會,就要不斷學習。針對不足之處,找出學習的途徑,或是可以學習的對象。」當你身處於穩定期時,該如何不斷精進自己?作者是利用不斷設下挑戰的新目標來達到自我成長的目的。不管是工作上或是身體的狀況都可以利用這種方式。例如,設定多益的分數、或是設定體脂肪要降低到多少。這些目標雖然無法馬上達成,但是持續努力,一定能夠讓自己有所成長的。

第十二課:管理是一門藝術還是科學?管理學教授也要從實踐中學習

管理這件事,無所不在,是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的功課,讓生命更幸福的關鍵能力。」不是只有管理者才必須學習管理學。例如:當我們在規劃旅行時,從日期、交通、飲食到住宿該怎麼安排?遇到雨天有什麼備案?與旅伴一起訂定計畫到最後前往旅途。或是學生在準備報告時,從初期的訂定題目、準備的過程、遇到的問題與檢討到最後的報告呈現。這些都是發揮管理學的好時機。

  作者亦提到「Boss學(Being the Boss-Linda A.Hill)裡,關於管理實務上的研究,主管要發揮團隊效能,必須做好下列三個層面的管理工作:
  1. 自我管理
  2. 人脈管理
  3. 團隊管理
對於管理學有興趣的讀者,可以參考下方網址,有詳細的介紹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書籍介紹:勇敢做唯一的自己(下)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