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

書籍介紹: 勇敢做唯一的自己(下)

勇敢做為一的自己(下)

第三部 用願景裝備心靈

第一部是作者寫給正在求學中的學生,第二部則是寫給上班族的,而這部是寫給所有人的。
而這一部是探討作者歷經生離死別,最後是如何調配管理人生的。


第十三課:四公分腫瘤教我的事:人生真正重要的優先順序

「我們每一個人,人生的資源皆有限,該如何在事業與健康之間,妥善規劃,安排優先順序,讓這一生不會後悔?」作者在40歲的時候被診斷出罹患了肝癌,多虧了作者弟弟的啟示,發現肝癌時機不算太差。而在病發住院期間發現他平常花了八、九成的時間在工作上,只花了一、兩成的時間在家人,但是當你面對死亡時,有90%的時間是心繫、掛念擔心著家人的。也就是說,對我們最重要的東西,平日卻可能沒花什麼時間去經營。

管理學中非常注重資源的分配,除了工作上需要分配外,人生的管理也是要好好分配的,所以偶爾停下腳步,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是否正確?這觀念就像關鍵18分鐘所提到的相似,花些時間重新定位自己的目標,避免自己走偏路,這些時間可以大幅縮短你到達目標的路程。

第十四課:當天使離開


從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,到妻子被病痛纏身,最後告別。作者領悟到了生老病死,誰都抗拒不了,因此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這些?

這讓筆者想起了幾年前看過的一部電影「怪物來敲門」,裡面也是講述一位久病纏身單親的媽媽在面對即將離開孩子的時候,是如何教導孩子面對死亡的。「面對、接受、處裡、放下」唯有真心地擁抱,才能和平的放手。

第十五課: 親子陪伴,永遠不嫌遲

雖然在第十三課作者體悟到了陪伴家人的重要性,然而不知不覺中還是陷入了忙碌的工作中。所幸,成功的人總是會審視自己的方向,當發現偏離時,即時修正自己的軌道。而在陪伴孩子的過程,應該去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麼,而不是強加套用自己的模式在孩子身上。即時修正,永遠不嫌遲。

第十六課:再出發,人生下半場的青春

失去另一伴的作者,靠著團體運動找回笑容。從馬拉松的過程領悟了人生的哲學,運動是調劑身心很好的方法,作者歸納以下三個重點:

  1. 運動習慣:運動場地不能離生活圈太遠,固定時間,維持一周三到四次的頻率最理想。
  2. 紀律與意志力:做任何事情都一樣,到達目標靠的就是堅持不懈,要放棄的理由可以很多,要找到能讓自己持續堅持的動力。
  3. 設定適可而止的目標:目標可以驅動自己,但太難以實現的目標容易讓自己受傷,應該要享受過程,才不會本末倒置。

最後一課:找尋自己的人生導師

「原來發生在我們意料之外的,才是真實人生」人生不會永遠順遂,要學著為自己找尋答案,在犯錯之後,鼓起勇氣選擇重新面對挑戰,勇敢做唯一的自己

人生是由無數個大大小小的考驗組成,懂得為自己找到「人生導師」,是許多成功人士的訣竅。這概念與財務自由之路(二)裡面幫助自己成長的方式相同。一份信仰、一場演講、一部電影、一本好書,這些都能夠讓你大腦產生激盪。持續為自己找到刺激自己進步的因素,茁壯成長。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